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培养
兴仁市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谋好人才振兴“发展路” 2021-04-25 丨作者:中共兴仁市委组织部 丨来自:
2020年以来,兴仁市以“督战”练兵、以“评估”验兵、以“摸排”储兵,聚焦主责主业,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谋好人才振兴“发展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以“督战”练兵,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抓问题整改锤炼干部“硬本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挂牌督战,以“督”促“战”,促进干部淬炼压实攻坚“硬本领”。一是以“督”促“战”锤炼干部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制定《兴仁市组织系统深入推进抓党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暨预防返贫阻击致贫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成立6个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分队,通过实地督战座谈访谈、测评暗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实地开展挂牌督战5轮,入户走访600户,访谈乡镇领导班子成员329人次、“两委一队三个人”302人次、其他干部96人次,共查找问题29个,整改问题29个,在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四逐四准”,促进问题整改销号中进一步锤炼各级干部解决问题本领。二是以“督”促“战”锤炼干部推动落实能力。研究制定《关于依托全市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力量集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的工作方案》,成立6个挂牌督战队,紧紧围绕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等7个方面,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统计分析与个案解剖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调研17个乡镇(街道)29个村(社区),访谈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及村(社区)第一书记、党组织书记102人次,开展问卷调查295人次,深入村(社区)全面查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短板弱项,以“督”促“战”中锤炼各级干部推动工作落实能力。
以“评估”验兵,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抓作风转变督促干部“真作为”。聚焦新时期干部标准,结合实际脱贫攻坚、市县乡换届筹备等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履职情况跟踪评估,进一步督促干部在工作岗位“真作为”。一是以“跟踪评估”督促干部履职尽责。采取“上下联动、分级评估、全面推进”“集中评、常态管、协同督”方式,对全市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常态化评估督导,发现涉及帮扶单位问题42个、帮扶责任人问题35个,已全面整改;制定《兴仁市一线扶贫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将一线扶贫干部到岗到位、履职尽责情况纳入2020年党建考核内容,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负向约束。截至目前,通报50人,约谈2人,行政警告1人,提醒谈话23人。二是以“跟踪评估”督促干部担当作为。采取谈话了解、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17个乡镇(街道)、27个党委群团部门、39个政府工作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干部表现履职情况进行全覆盖调研评估,进一步掌握各单位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摸清全市优秀的科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以及不担当不作为、履职不力的干部底数,分类建立履职情况优秀人员台账,切实了解干部实情,为换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以“摸排”储兵,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抓人才体检储备后备干部“人才库”。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大摸排”,着力储备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扎实抓好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一是以“精准摸排”储好村级后备干部库。严格落实“五个一批”要求,按照“挂村领导带头摸排、乡镇(街道)审核把关”的原则,由乡镇(街道)挂村领导带头,逐一摸清所挂村(社区)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基本情况,全覆盖开展排查摸底,乡镇(街道)结合实际集中对摸底对象进行审核,建立人员台账。截至目前,全市17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按照“五个一批”要求,摸排村级人才4205人。二是以“精准研判”储好“两委”班子换届人选库。根据中央、省、州要求,结合现任领导班子情况、后备干部人选情况,综合分析突出重点人选,分类建立乡镇(街道)、单位(部门)、村(社区)“两委”班子后备人选台账。突出重点,分类建好乡镇(街道)、单位(部门)、村(社区)“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后备人选台账。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后备人选331人、其余“两委”后备干部395人。

